您好,欢迎访问bwin必赢官网!
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bwin必赢 > 新闻中心

20条措施!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江西高质量bwin必赢跨越式发展

作者:小编 时间:2023-02-18 19:13:05 点击:

  20条措施!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3月4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20条措施,牢固树立并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坚持立足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压紧压实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环保责任。建立并推行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公开承诺制,落实企业排污主体责任。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体制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实施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每届省委会任期内,对各设区市党委和政府、省直有关部门以及省属有关国有企业等开展一次例行督察,并根据需要对整改情况实施“回头看”。针对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督察。强化日常监督,实行派驻监察制度。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评价考核制度,对生态环境状况和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严格责任追究,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移送纪委监委和组织人事部门依纪依法严肃问责、终身追究。

  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摸清全省生态环境“家底”。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高质量编制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区域、流域、行业、企业分类监管办法与目录,根据污染轻重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以普查结果、准确数据、科学规划、分类监管推进精准治污。

  建设一批环保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污染防治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强制和引领作用,加快编制修订一批急需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充分运用在线监控、遥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环境保护监管水平。

  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维推进治污。建立与司法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法程序,推行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部门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和建设、农业农村、水利、林业、公安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各要素,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水上、流域上下、区域空域,统筹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农业投入品等结构调整,强化整体保护、联防联控、宏观管控、综合治理。

  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实施应用,为各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提供科学指导,为规划环评落地、项目环评审批提供硬约束,为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空间管控依据。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生态环境领域执法职责和执法队伍,组建综合执法机构,提高执法能力。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事业单位改革,科学合理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科研等机构设置,强化技术保障。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改革,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提升监管效能。

  大力宣传习生态文明思想,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及时曝光反面案例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作用,对举报恶意偷排偷放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实行重奖制度。

  大力推进环评登记表备案制,研究出台新一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目录。强化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改革,对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项目,大幅简化环评内容、缩短审批时间。实行环评审批、总量核定、排污口设置审批等一次申请,联动办理。实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与其他环保设施企业自主验收制度,实现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只验一次”。

  大力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新上项目腾出总量。千方百计挖掘总量潜力,对占而未用的总量指标予以收回。打破以市县为调控单元的管理模式,实行市县调控与全省统筹相结合,推动总量指标向发展效益好的地区、领域和企业流动,优先保障省重点项目总量需求。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总量问题。

  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对与法律法规以及“放管服”精神不符、发布程序不规范的予以废止或修改完善。开展地方标准、技术导则、技术规范清理,对与国家有关规定不符或“环保要求过度”的予以废止或修改完善。开展强制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清理,对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或保护作用不大且加重企业负担的予以废止或修改完善。

  bwin必赢

  对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时常违法违规的企业加密检查频次,对主观希望治理、但能力不足的企业加强帮扶指导。完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对恶意或严重违法者依法严厉惩处,对非主观原因或轻微违法者视情减轻或免于处罚,坚决杜绝环保“一刀切”。

  充分发挥环保倒逼机制作用,促使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风险大的企业转型升级或退出。大力支持绿色和环保产业发展,在环评审批、总量配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省重点工程和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项目,提前介入、专人负责、全程服务。推行污染防治项目“以奖代补”,鼓励各地积极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事务,大力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广环保管家、环境顾问、第三方治理、第三方监测、第三方运维等新型服务模式。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中介机构管理制度,加强引导监督,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环保中介市场规范、高效发展。

  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乡镇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扎实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与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价值转换挂钩的激励机制。加大环保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大健康等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各地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大力加强污水垃圾、固体废物等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及配套管网、收运储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服务供给能力,切实推进“一体化”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为企业经营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配套条件。

  编制政务服务指南,公布相关办事事项规定要求、需提供的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联系方式等,公开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推进“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利用“赣服通”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不见面”环保服务。建立与企业沟通联络机制,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三,作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企业接待日,面对面为企业解决问题。

  制定并实施加强生态环境系统队伍建设意见及尽职免责规定,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全省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落实机制,细化执行方案,严格监督考核,庄严兑现承诺。对履行承诺表现突出的予以表扬表彰,对有诺不践的依纪依规予以严肃问责。